医院信息系统化为医疗机构带来了哪些改变?

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也成为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高效运营的“必需品”。


在政策的推动下,医疗机构正处于“更新换代”建设时期,这也是医疗机构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建立一个为业务处理和科学管理提供支持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使用有助于医疗机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共享和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将医院管理转变为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


一、规范业务流程

医疗服务的运营主要由医务人员根据机构建立的流程驱动,规范业务流程,主要建立人员工作职责和流程路径。机构管理者需要为每个节点建立严格的工作基础、工作标准和工作权限,使医生和护士能够稳步推进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运作,实现对整个对象和过程的医疗管理。


1.设置人员权限

机构管理人员可以使用医院管理系统为不同身份的医务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确保医务人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操作系统,实现各种工作流程的密切合作,减少因权限不明确而导致的流程重叠或错误。


2.规范流程路径

过去,大多数医疗机构要求人与人之间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批准和签名。然而,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使这一过程变得在线,人员扮演着提交和监督这一过程的角色。整个过程都有完整的记录和可追溯性,使过程的操作更加标准化,降低了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

二、数据共享和利用

在传统的医疗服务流程中,临床医嘱、检查和测试相互隔离,导致信息孤岛。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时经常不得不反复收集患者信息,导致信息冗余。此外,大量的患者数据无法形成多维相关性,这不利于管理者对业务的全面控制。综合医疗信息系统的使用为医疗机构的信息流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实现数据治理和信息共享。


1.实现数据共享

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出现打破了医疗机构内部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集成、共享和利用。医院管理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涵盖急诊、门诊、住院、互联网医院、医疗技术(检查、影像、手术、输液等)等医疗服务。它可以实现医院设备资源的互通,共享数据资源,支持图像和文档的传输,充分利用有效数据,确保患者信息的完整性。


2.高效利用数据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疗机构积累的所有数据都不会被忽视。医院管理系统运行分析工作站的仪表盘功能可以为医院管理者呈现分支机构和不同业务部门的运行数据,包括门诊、住院、互联网、财务、物资等多维运行数据,并通过可视化图像向管理者直观地呈现运行情况。


数据报告功能针对医疗机构的各个业务模块,实时生成详细的统计报告,自动对各种医院交易进行统计和计算,大大提高了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高度共享数据,缩短决策周期,改变了管理者的决策方式和方法。


三、优化资源配置

高质量医疗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仍然是当前医疗保健行业的一个问题。医疗信息化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缺口,降低了不同地区诊疗高峰,填补了偏远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短缺,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了医疗协同。


1.在线跟进

患有特殊慢性病的患者不再需要去线下机构进行随访预约。医生在线诊断和开药,患者在线下订单,允许药物直接运送到家中。专科和慢性病患者的在线随访不会占用太多的线下医疗资源,使更多有需要的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


2.远程咨询

医疗机构可以使用远程会诊系统与上级医疗机构分析病历和诊断病情。患者无需前往大型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系统,机构可以实现医疗服务的高效协作,共享和补充高质量的医疗资源。


医疗信息化可以高效周到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同时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机构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系统的不断更新,将进一步丰富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形式,升级其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促进整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免费通话

24h咨询:400-008-8587


如您有问题,可以咨询我们的24H咨询电话!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